近年来,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屡屡被曝光,尤其是包围校园的“五毛食品”,破损溢油的小包辣条、“傍名牌”的山寨食品、过期食品堂而皇之地涌进农村小卖部,安全隐患令人担忧。这些“五毛食品”,很多没有正规的生产厂家,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,包装上找不到食品质量安全标志、生产批号以及可食用日期。而且为了增加口味,这些零食被添加了大量的添加剂。长期食用这些食品,危害很大。
当前,农村成山寨食品集中地,重要原因在于,农村消费者辨别能力差、消费水平低、维权意识不强,加上自身的经济条件所限,通常会选择便宜的商品。购买时没有意识检查商标、厂家等信息,甚至保质期都不看,这在客观上给假冒伪劣商品以可乘之机。同时,城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相对较大,一些山寨食品纷纷“上山下乡”,把农村当作倾销地,这已成亟待关注的问题。